其他

【分享】回归——甘溪文化站设计探索之旅

2017-05-26 《建筑技艺》 陶韵甘溪

  

本文转载自《建筑技艺》


甘溪文化站设计探索之旅


2012年冬天,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成都的陶艺人扫云,聆听了她关于陶瓷文化与田园生活的梦想,并跟随她的脚步走进了甘溪镇明月村—— 一个颇具诗意田园风光,又平凡无奇的川西小村落。


几年来,我和团队多次往返于上海与明月村之间,与扫云一起赶集、散步、做饭、参禅,在一次次对明月国际陶艺村设计与未来的讨论中,一幅幅宁静、质朴、纯真而美好的生活画面自然地流淌出来。


伴随着陶艺村美好未来的是甘溪文化站与明月村接待中心的建设。乡村文化站是乡村生活真实呈现的地方,是老百姓体验、分享与欢庆生活的场所;而明月村将文化创意与自然体验相融合,吸引来自城市的“新村民”一起建设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帮助当代人找寻心灵的回归之所。


自然体验的鲜活感受是文化艺术创作的起点;

让参与其中的每个人获得生命的感悟,

实现内心的超越与回归,

则是明月乡村文化的根本。






▼设计初心——乡村生活与自然体验▼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对自然有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也一直尝试在设计中融入自然要素。


远眺甘溪文化站

甘溪文化站项目让我和团队有机会放慢节奏,摆脱一个城市人的视角,安静地待在明月村,感受村民的质朴真诚和乡村生活的简单宁静;在设计上也放下专业上的条条框框,尝试朴实、细致地把传统建造工艺与现代空间结构结合起来,让自然体验从视觉拓展到听觉、嗅觉和触觉的全面感知上。




▼布局——每个功能皆是主角▼


第一次随业主梅去基地,我就被那片开阔、舒展的茶田所打动。是否建筑的每个功能都是独立的空间,可以自由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茶田中去?


空间其实并没有主次之分,每个功能皆是主角;空间中每时每刻的活动都是个人体验生命的机缘,同样珍贵。


依照这个原则,整个建筑被分成了25个不同大小的功能体量,它们之间都不共用墙体。





这些体量呈放射状地自由组合成3组(共7栋建筑),分别是甘溪文化站、明月村接待中心以及与之配套的5个艺术展览室

建筑系统


文化站位于东南角,包括了供村民使用的书馆、多功能厅和培训教室;接待中心靠近北侧,紧邻规划中的停车场,包括了展厅、信息中心、茶室和办公功能;而艺术展览室则靠近西侧的茶田,相对比较安静。每组建筑都有独立的出入口,互不干扰;同时通过室外路径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首层平面




▼空间——流逝与流动▼


空间通过朴素与简洁的界面围合,没有多余的装饰。朝向室外景观开放的立面采用透明玻璃,其他三面为实墙,强调空间的视觉指向;屋面采用中空无梁混凝土楼板,外侧玻璃面最高,朝内院逐渐降低,加强了室外自然景观向室内空间渗透的效果。


剖面图

每个空间朝外都有开放、流动的自然景观,茶田、杨树、荷塘与石墙一起,形成丰富的视觉体验;配合景观朝向,相应地布置了不同的建筑功能:书馆需要良好的景观视线,朝向西南面的荷塘;茶室需要私密性,朝向内部建筑的卵石墙面;艺术展览室需要安静,朝向西侧的茶田和南侧的荷塘。

空间朝内比较封闭、宁静,与外部形成对比。文化站与接待中心内部是一个五边形的院子,接纳四季阳光的朝夕变化与雨水的点滴流淌;站在廊下,闭上眼睛,静静地感知阳光的温暖、雨滴的节奏,则会发现“整个世界没有什么在流逝,只有美在流动”


此外,7栋建筑也围合出一个内向的院子,通过茶田间的卵石小径联系起来,穿越不同空间都必须经过室外的院子。漫步其中,伴着茶叶的清香、泥土的芬芳和踩踏石头发出的清脆回响,通过触觉、听觉、视觉与嗅觉的完整体验,感知自然生生不息的变化,感受建筑、生活、内心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文化站空间全景




明月村接待中心空间全景






艺术家展厅空间全景





▼结构与表皮——流淌着蒲江记忆的石头▼



在考虑结构形式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想起的是当地传统的砌体结构,因为土石建筑与基地茶田的关系非常和谐。而之前与项目主管领导徐耘先生关于蒲江临溪河的一次交流,让我产生了用河卵石作为建筑墙体材料的想法。


临溪河在基地南侧不远处,是蒲江县的两条主要河流之一,也是孕育当地文化的摇篮。河谷风景优美,有漂亮的河滩石。为什么不让这些带着千百年来流淌着蒲江记忆的石头成为文化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


明月村接待中心建造图片


表里合一是建筑立面设计的初衷。卵石形状圆滑,砌筑不易,当地人习惯用“和尚头”做法。大卵石作为主体结构合适,作为完成面则有些糙劣。


通过和施工团队的现场试验,我们最后采用了两层卵石的做法,内层主体结构采用直径200~300mm的大卵石满浆砌筑,外层则用直径80~100mm的中等卵石作为饰面,半浆砌筑。石匠先根据形状与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一边填浆一边垒石,层层向上砌。


卵石墙体细部


每个工匠都是艺术家,藉由自己挑选与组合石头的习惯,让每片石墙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效果。与建筑相配合,室外景观的路面也全部采用直径50mm左右的小卵石半浆或无浆铺设,形成室内外一体的效果。


任何时候,阳光洒落到田间,石头墙面与地面都会落下斑驳的光影,看着一块块不同表情的石头,忍不住想去摸摸它、踩踩它,去感受那份温暖、朴素与力量。




▼景观——空间体验的在地延伸▼


室外景观是建筑空间体验向室外自然环境的延伸。茶树是这里的原生植物,茶田满铺了建筑之外的所有场地。茶田的走向根据建筑的布局进行了重新组织,与建筑外墙相平行,并和每个空间的玻璃面垂直。


人在室內,茶田会把视线逐渐向外拉伸到基地边缘,增强了室内外的相互渗透。基地南侧临318国道,其标高比基地高2m;而茶树的高度在0.8~1m,这个高度可以把建筑外墙基线挡住。站在国道上远眺,卵石墙体仿佛从茶田中直接生长出来。

明月书馆外景


植物配置上,我们选择了经济性较高的杨树。杨树枝下高在2.5m以上,树干小且直,既不影响室内望向茶田的视线景观;而且通过垂直方向的对比,加强了建筑墙体与茶田水平向延展的效果。

冬日内院


春、夏、秋三季,杨树浓密的树叶还会形成一个有力的顶界面,防止室内视线往天空方向发散,进一步突出水平向室内外景观的延伸效果。



▼石头房子——新生命的诞生▼


2015年11月20日,文化站与接待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一个新生命诞生了。当天接待了上百位前来参观的外地专业人士和当地村民,大家亲切地叫它“石头房子”。


甘溪文化站中的艺术展


我与众多新村民一起,参观了陶艺作品展和孙敏女士的当代摄影展,感受到传统手艺与当代艺术之间的曼妙碰撞。在明月书馆,举办了明月讲堂的第一讲,由任啸女士主讲众创年代的乡村发展,正式拉开了明月村作为当今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基地的序幕。




今天,66岁的原住民周明忠和当地不少小孩,每天都去明月书馆认真阅读。新村民阿野、阿面夫妇从成都搬到明月村,准备建设以鲜花与诗歌为主题的咖啡馆。和我们一起经历文化站建造的奇村长,也悄悄当起了画月客栈的老板娘。把我带到明月村的扫云,则出家去了西来镇,成为众多人生命探索的明灯。

在文化站中认真阅读的小孩

阳光下阅读的周明忠老人

来明月村游玩的年轻人



而我们的团队,

也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

往来于上海和西来,

践行着一种宁静、自在的新生活。


我深深地体悟到,

并不是我在帮助扫云和明月村

实现那很多人看来还颇为理想化的信仰,

而是扫云与明月村的一草一木

带领我与团队的所有设计师,

回归了关于生命、文化、艺术

与自然、生活、灵魂的真正探索。




项目信息

业主:甘溪镇人民政府

建设地点:四川省蒲江县甘溪镇

建筑设计:PURE 建筑师事务所(上海)

配合设计:华优建筑设计院

项目负责人:施国平

设计团队:施国平、黄晓江、石晏蕊、庞亦萱、陈璟、陈璟滢、杨雪、路通、唐亮

设计顾问:倪正颖(建筑)、彭礼(结构)、成华(电气)、许晓峰(给排水)

景观设计:上海会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4200㎡

总建筑面积:1000㎡

设计时间:2014.03

竣工时间:2015.11

摄影:PURE 建筑师事务所、路通、张天一



欢迎关注甘溪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